历史沿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概况 > 历史沿革


1975年建成的门诊楼原貌。建筑面积4724平方米,投资436万元。一层、二层为医疗门诊、功能、检验科室,三层为行政管理科室。

1995年建成的仿古式医院大门。 

2002年装修后的旧病房楼外观。 

2011年新落成的门诊医技楼,主体高16层,裙楼部分高四层,总建筑面积35650.6平方米,投资1.5亿元。

 


1975年4月,门诊楼建成,命名为“河北新医大学中医门诊部”;
1977年6月,成立“河北新医大学中医院”;
1979年10月,河北新医大学中医院移交卫生厅,更名“河北省中医院”;
1981年2月21日,河北省中医院举行开院典礼;
1984年6月1日,隶属河北中医学院,挂两个牌子:河北省中医院、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1995年5月,院校合并,河北省中医院随河北省中医学院隶属河北医科大学,仍挂两个牌子:河北省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
2013年9月,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河北省中医院回归,仍挂两个牌子:河北省中医院、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6年,投入使用的综合病房楼(右侧主体楼),总建筑面积70200平方米,投资4.2个亿。

 

院前史追溯

河北省中医院作为河北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其历史追溯与河北中医药大学的辗转迁移有着必然的渊源。1958年7月,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与位于保定的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河北中医学院。建院后,接受保定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附属医院,创办了附属中医门诊部。1962年7月,河北中医学院被裁并,未毕业的中医学习班百余名学生和部分教师移交河北省中医研究院。1965年4月,原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部分人员并入原天津中医学院,名称仍叫天津中医学院。部分工作人员在附属王串场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69年11月,天津中医学院随河北省省会迁址石家庄,与河北医学院合并组建河北新医大学。1970年,河北新医大学成立中医系,11月,建立六·二六门诊部。六·二六门诊部的主要力量是从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王串场医院内、外、妇、儿、骨科、针灸科等学院编制迁至石家庄的人员。老职工李祖培、石守礼、陈若坤、李士宁、罗志芬等人亲身经历了从保定、天津,再到石家庄的迁移过程。

 

医院正史沿革


1970年11月,河北新医大学六·二六门诊部成立。此即河北省中医院的前身。
1972年10月,河北新医大学试行机构和体制改革,六·二六门诊部改称 “中医门诊部”。
1977年1月,在河北新医大学中医门诊部基础上成立河北新医大学中医院。
1979年6月,河北省委决定另建河北中医学院,河北新医大学恢复原河北医学院名称。医院改称“河北医学院中医医院”。
1979年10月,河北医学院中医医院移交河北省卫生局,更名“河北省中医院”。
1981年2月,河北省中医院举行开院典礼。
1984年6月,河北省中医院隶属河北中医学院,挂两个牌子:河北省中医院、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1995年11月,河北省中医院随河北中医学院隶属河北医科大学,仍挂两个牌子:河北省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另称,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曾于1995年至2001年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014年12月,因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河北省中医院为其附属医院,仍挂两个牌子:河北省中医院、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另称“河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2020年6月,河北省编制委员会批复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更名为河北省中医院,加挂“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牌子。
2023年6月,河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医院名称改为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