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即以往所说的深部真菌病,是指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
据WHO统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约有 270 余种,尤其是深部真菌,可侵袭心、肺、血液、胃肠等人体各个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情况下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G试验和GM试验是血清学试验,常用于辅助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它们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定抗原,来间接反映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G试验是指检测人体血液中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Glucan,BG)的试验,故称G试验。(1-3)-β-D-葡聚糖占真菌细胞壁成分>50%,广泛存在于各种真菌。人体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中含量增高。因此可以作为侵袭性真菌的早期检测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BDG 诊断念珠菌血症灵敏性为 87.1%,特异性为 96%,可用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断[1]
临床意义:
阳性:
1) 可以检测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但是不能区分真菌种类
2) 阳性结果指示有IFI的可能,可以区分定植和感染
3) 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真菌药物
4) 动态监测可以有效评价抗真菌药物的疗效
阴性:
1) 据研究资料显示,G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阴性预测值为97.73%建议作为入院筛查的有效手段,快速排除IFI的可能
2) 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用药
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腐败有机物、粮食和饲料中较为常见;可在人体体表和粘膜定植。孢子较小,直径2~3μm,可在空气中漂浮,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具有致病性的主要是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杂色曲霉、灰绿曲霉和棒曲霉。其中烟曲霉菌是引起免疫抑制患者严重深部曲霉菌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
侵袭性曲霉病是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是致病性曲霉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危害性较大。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GM)是曲霉菌细胞壁上的一种多聚抗原,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曲霉菌感染的患者血液内存在该物质,而且常于临床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出现异常之前数日出现。所以,GM试验可用于曲霉菌感染的早期筛查诊断。
临床意义:
1)GM 试验阳性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诊断标准中重要的微生物学依据
2)可实现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3)可实现对高危人群曲霉菌感染的动态监测
4)可对抗真菌治疗提供用药依据和进行药效学评价
G试验和GM试验二者联合应用以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效率,有研究报道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对IFD阴性预测值接近100%。